
谢玉在黔州刚死,消息传到京城没两天,就有人摸到公主府,想对莅阳公主动手。巧的是,景睿正好从南楚回府,跟刺客打了一架,把人打跑了。
莅阳公主琢磨不透,自己又没啥权势,为啥有人要杀她?景睿忽然想起,谢玉当初被发配去黔州前,留过一封手书。公主赶紧把那封信找出来,母子俩一起拆开看,内容吓得他俩脸色都变了。景睿当时就急了,抓起信就要进宫,想把真相告诉梁帝。
莅阳公主赶紧拦住他。她太了解梁帝了,那人自私又凉薄,当年这事儿就牵连了不少人,但凡出来说句公道话的,都没好下场。景睿哪肯罢休,说啥也不能让真相烂在肚子里,更不想当帮凶。莅阳公主思来想去,决定拿着手书去找靖王。她觉得靖王是祁王教出来的,又是林殊的发小,肯定不会不管。
展开剩余77%景睿陪着母亲到了靖王府,靖王出来迎她们进去。一进大殿,莅阳公主愣了 —— 梅长苏居然也在。她对梅长苏一直憋着股气,说话一点儿没客气:“没想到苏先生也在。当年雪庐一见,就知道你不是普通人,如今看来,果然手段厉害。” 转头又对靖王说:“我来是有要紧事商量,外人在这儿不方便。” 意思再明白不过,想让梅长苏回避。
可靖王却说:“不用回避,我跟苏先生就跟一个人似的,没什么不能听的。”
莅阳公主为啥恨梅长苏?还不是因为景睿生日那天,梅长苏设计了一出戏,把她家搅得鸡犬不宁。最让她难堪的是,那些陈年旧事被当众扒出来,让她一夜之间没了体面。
梅长苏猜到莅阳公主是为谢玉的手书来的,直接说:“靖王希望您能出面,首告谢玉的罪行。”
莅阳公主反问靖王:“让我当众把案子捅出来,可不是件容易事。我这么做了,对我有啥好处?”
靖王和梅长苏一听,就没再勉强,说可以另找别人,比如言侯爷。莅阳公主没想到他们这么痛快,一点儿没为难她。其实她心里怕得很,要是自己出面告谢玉,当年的旧案一翻,说不定又要牵连一堆人,就像当年那样。她真怕再失去身边的人,尤其是景睿。而且谢玉是案子的主谋,一旦重审定罪,谢家满门都会受牵连,这也是她不愿意看到的。
莅阳公主最疼景睿,比疼谢弼、谢绮都多。因为景睿是她跟心爱之人的孩子,看着景睿,就像看到了那个人,这份爱藏在心里,没法说出口,所以对景睿格外偏爱,也特别在意他的想法。
景睿是个孝顺孩子,知道母亲不容易。所以就算他再想让母亲站出来揭露谢玉,看到母亲犯难,也还是尊重了她的决定。
母子俩走出大殿时,莅阳公主特意问景睿怎么想。景睿说:“看梅长苏他们想公开谢玉遗书的样子,就知道他们洗清冤屈的决心有多大,我挺佩服的。只是我身份尴尬,没法替母亲做决定。”
莅阳公主听了,又问他:“要是你能做,是不是立马就答应了?”
景睿叹口气:“世间事哪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。我懂母亲的矛盾和难处,也心疼您。”
看着儿子这么懂事,莅阳公主心里一软,让景睿再陪她进去一趟。她要成全儿子的心思。
她告诉靖王,自己愿意出面首告谢玉。靖王当场承诺,等冤案昭雪,一定赦免谢家满门,绝不株连。
莅阳公主年轻时性子刚烈,可被算计嫁给谢玉后,身上的傲气和激情早就磨没了。唯一的安慰,就是身边有景睿。这孩子是她和心爱之人的念想,看着他,就像那个人还在。这份藏在心底的爱,大概就是支撑她最后做出决定的力量吧。
其实莅阳公主的挣扎特别真实,一边是过去的伤痛和对牵连的恐惧,一边是儿子的期盼和对正义的隐约向往。最后能站出来,既是被景睿的懂事打动,也是心里那点没被完全磨灭的刚烈劲儿起了作用。有时候,人就是在这样的拉扯里,才做出了连自己都没想到的决定。
发布于:山西省淘配网-配资论坛网-低息配资开户-炒股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